全息技术是什么鬼?为什么被追捧?相关概念股有哪些?
永赢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则认为,ChatGPT给科技行业带来了创新和变化,这是TMT行业出现产业逻辑投资主线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后续需要跟踪研究前沿公司技术的推进和商业化的进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用户数和用户使用时长的变化。
1.计算机应用:吉大正元(SZ003029)、中国软件(SH600536)、南天信息(SZ000948)、久其软件(SZ002279)、东方通(SZ300379)、格尔软件(SH603232)、中望软件(SH688083)、用友网络(SH600588)、湘邮科技(SH600476)、华大九天(SZ301269)、彩讯股份(SZ300634)、太极股份(SZ002368)、诚迈科技(SZ300598)、榕基软件(SZ002474)、普元信息(SH688118)、金山办公(SH688111)、奇安信-U(SH688561)、启明星辰(SZ002439)、安恒信息(SH688023)、润和软件(SZ300339)、安博通(SH688168)、科蓝软件(SZ300663)、盈建科(SZ300935)、神州数码(SZ000034)、宝兰德(SH688058)、浪潮软件(SH600756)、新炬网络(SH605398)、电科数字(SH600850)、美亚柏科(SZ300188)、金证股份(SH600446)、中科信息(SZ300678)、绿盟科技(SZ300369)、科创信息(SZ300730)、拓维信息(SZ002261)、神州信息(SZ000555)、先进数通(SZ300541)、高伟达(SZ300465)、恒生电子(SH600570)、东华软件(SZ002065)、三六零(SH601360)、北信源(SZ300352)、致远互联(SH688369)
2.仪器仪表:东方中科(SZ002819)
3.通信设备:高鸿股份(SZ000851)
4.通信服务:南凌科技(SZ300921)
5.半导体及元件:海光信息(SH688041)
6.国防军工:航天发展(SZ000547)、景嘉微(SZ300474)
7.计算机设备:恒为科技(SH603496)、中国长城(SZ000066)、中孚信息(SZ300659)、纳思达(SZ002180)、神思电子(SZ300479)、中科曙光(SH603019)、广电运通(SZ002152)、证通电子(SZ002197)、熙菱信息(SZ300588)、威创股份(SZ002308)、卫 士 通(SZ002268)、浪潮信息(SZ000977)
这其中的原因,与一条关于“全息技术”的新闻报道有关。
公司研发的BDB-001注射液完成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Ib期临床研究和在健康受试者中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剂量、单次、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Ic期临床试验的临床研究报告。
2月24日,信创概念股久远银海(002777.SZ)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营收、净利润的双降宣告其连续多年的业绩稳增趋势被打破。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主要归咎于疫情影响。
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久远银海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比上年减少1.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15.53%;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2015年,公司营收4.50亿元、归母净利润5722.27万元。此后,公司业绩常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21年,营收达到13.06亿元,6年时间翻了近3倍;归母净利润则到了2.19亿元,翻了3.82倍。但到了2022年,业绩却突遭下滑。
对于业绩的突降,公司表示,“受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公司项目实施及验收周期延长,相应实施成本增加,特别是第四季度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较上年下降。”
分季度来看,久远银海去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长,直到第四季度才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则曾在半年度时出现下滑,2022H1盈利8100.29万元,同比下滑4.97%;到第三季度还一度扭转趋势,盈利1.25亿元,同比增长3.35%;第四季度则再度陷入下滑,且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但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三大业务中除了医疗医保板块收入增长外,数字政务和智慧城市板块均出现下滑。2022H1,公司医疗医保、智慧城市、数字政务分别贡献收入2.23亿元、1433.24万元、1.6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2.67%、3.39%和38.26%,同比增长25.60%、-39.74%、-15.44%。
先来看东软集团(600718.SH),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至-2.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到-4.8亿元。
万达信息(300168.SZ)也预计,2022年营收在30亿元-35亿元,比上年下降0.37%-14.61%;归母净利润在-2.60亿元至-4.6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3.30亿元-4.60亿元。
荣科科技(300290.SZ)、易联众(300096.SZ)则分别预亏1.50-2.14亿元、2.30-2.90亿元。
对于业绩的集体预亏,上述的公司各有各的理由,但均指向了疫情下业务受限。东软集团就提到:“基于公司所属的软件行业特性,第四季度通常是全年客户验收、回款最为集中的时间。而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国内各地疫情的特殊情况,部分项目延后,投入成本相应增加,而既有在执行项目截至年末的验收和回款进度未达预期,公司利润受到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