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4日凌晨,美股周五小幅收高,但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录得连续第三周下跌。美国11月核心PCE略高于预期,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通胀预期指数有所下降。市场继续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明年将被迫提早结束缩表。美国国会通过避免政府于12月24日停摆的支出法案。
道指收盘上涨176.44点,涨幅为0.53%,报33203.93点;纳指涨21.74点,涨幅为0.21%,报10497.86点;标普500指数涨22.43点,涨幅为0.59%,报3844.82点。
本周道指上涨0.86%,标普500指数下跌0.19%,纳指下跌1.94%。
12月份迄今,标普500指数下跌5.77%,道指与纳指分别下跌了4%和8.46%。三大股指均将录得9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此外,美股还有可能录得2008年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
周五美股主要指数持续震荡。当天早间公布的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的同比涨幅略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表明尽管美联储努力对抗通胀,但美国通胀仍然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的核心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PCE)同比上涨4.7%,略高于市场预期。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该指数将增长4.6%。该指数环比上涨0.2%,符合预期。
12月份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9.7,好于预期。市场预期59.1。11月数据为56.8。
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主管Joanne Hsu指出,通胀预期有所好转,消费者目前预计物价将上涨4.4%,而11月调查中他们对此的预期为4.9%。
CFRA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表示:“节假日之前的美股成交量清淡,交易情况可能比平时更不稳定。这种状况在圣诞节后至元旦节前的一周内都会持续。”
随着美股在12月份恢复下跌,所谓的圣诞涨势出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再次抬头,使一些投资者对年底股市反弹的希望破灭,并导致12月出现巨额亏损。投资者担心,全球央行的过度紧缩可能会迫使经济陷入衰退。
Solus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Dan Greenhaus表示:“从更广泛的市场与经济数据角度来看,明年没什么不一样。趋势也仍然与现在的趋势一样。”他指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于美联储会加息到多高。
分析师指出,美国的经济数据并非是美股再次大跌的唯一原因,本周美股市场疲软的更大原因之一是回购禁售期开始。
据高盛统计,过去数周,美股回购数量激增,上周的股票回购是去年同期的1.5倍,主要集中在非必需消费品、科技和通信服务等行业,但随着很多公司进入回购禁售期,回购数量急剧下降。
高盛称,本周一是今年最后一个回购禁售期的开始,目前约有33%的公司处于禁售期之中,而到周五,这一比例飙升至54%。
尽管禁售期很早就已经公布,但是越来越多关于主动暂停股票回购的新闻,让市场担忧不已,这些新闻往往包含着对未来更悲观的预期。例如,美光和CarMax都宣布,在艰难的宏观环境下,他们将暂停回购股票,美光还削减了资本支出。
据媒体的统计,大约一半的标普500上市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减少或停止了回购。
有市场分析认为,这些公司暂停股票回购,意味着与上市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表现出的信心信心满满截然不同,因为那时候这些公司可以自由回购自己的股票并投资于资本支出; 这些举措对整个经济的增长发出了警告信号,并表明对股价的关键支撑——即股票回购可能正在消退。
市场还在关注美联储称货币政策前景。有分析师认为,流动性危机加剧将迫使美联储于明年提早结束缩表。
美联储观察人士估计,美联储明年极有可能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停止目前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减持,因为金融业流动性不足可能已经在加剧,这种缺口可能会威胁到欧洲央行对其隔夜利率目标的控制,这就是它可能不得不做出反应的原因。
Monetary Macro首席投资官Joseph Wang认为,最常被称为量化紧缩(QT)的进程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改变。当这种转变到来时,“可能是由于国债市场流动性恶化或银行准备金持续下降”。
野村证券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9月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美联储可能会将其资产负债表降至约7万亿美元,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5票赞成,20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一项1.7万亿美元的支出法案,用于为联邦政府部门提供资金至2023年9月。
该法案于当地时间22日以68票赞成、29票反对的结果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在众议院通过后,法案将递交给美国总统拜登并需要在午夜前签署成为法律,以避免政府于12月24日停摆。
焦点个股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被证实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当地时间周四,英国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报告,显示默沙东和瑞奇贝克联合研发的抗病毒口服药莫努匹韦(Molnupiravir)对于已经接种疫苗的高风险人群,的确起不到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的作用,但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特斯拉周五收跌1.76%。该股周四大跌8.88%后,马斯克回应称,2023年美国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需求将下降,2025年之前他不会再出售特斯拉股票。他还强调称,“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在2023年出售特斯拉的股票,并坚持自己的预测,即从长远来看,“特斯拉将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根据调研机构Insider Intelligence提供的数据,两大互联网广告巨头Meta和Alphabet今年在美国数字广告市场的份额占比跌破50%,也是2014年以来的首次。Amazon、TikTok、微软、苹果等竞品的发力是主要原因。
据媒体报道,Alphabet旗下流媒体平台YouTube将以平均每年约2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 Sunday Ticket转播权,这是体育节目持续从传统电视转移到流媒体的最新迹象。
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周四同意与一项侵犯用户隐私权的集体诉讼和解,并支付7.5亿美元的和解金。这起案件的来源是公司披露,曾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8700万用户数据分享给剑桥分析公司,后者与特朗普2016年大选也有联系。
Tilray股价走高。明尼苏达州的一位高级立法者说,预计大麻合法化将包括在州长即将提出的预算请求中,不过她重申,这项改革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通过。
AMC院线宣布了一项新的1.1亿美元融资提案和一项需要股东批准的反向拆股提案。AMC提议按1比10的比例对AMC普通股进行反向拆股,公司要求召开特别股东会议,批准反向拆股,并将优先股单位APE转换成AMC普通股。
人人网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九个月业绩,净营收为3330.4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373.5万美元增长40%;净亏损为5770.3万美元,同比转亏;毛利润为2565.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972.2万美元。
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Andres Sheppard开始追踪Rivian,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2美元。Sheppard在研报中表示,Rivian受益于差异化的产品、亚马逊的强大支持和专有的充电网络,但股价今年以来下跌了79%,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进入点。
其他市场面,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8.90美元,涨幅为0.50%,收于每盎司1804.20美元。本周该期货价格累计上涨0.22%。
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2.07美元,涨幅为2.7%,收于每桶79.56美元。本周该期货累计上涨7.09%。
连日调整中,上证指数跌破3300点,失守60日均线。4月24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回调,其中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跌逾1%。
对于市场的接连深调,多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当前阶段A股主要指数出现持续下挫,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外部相关风险事件的扰动,直接加剧了市场波动。其次是通胀压力下,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预期升温。”
不过,对大盘接下来的运行,市场人士认为,在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加快、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积极,业绩利空出尽、市场估值仍不高等情况下,对市场中期并不悲观,5月份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高。
“虽然A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但量能是有所减少的,说明市场杀跌的动力不足。临近五一假期,接下来市场短期应该会呈现出缩量企稳的特征。”有券商策略分析师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
方正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技术面上大盘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反弹要求。短线大盘将围绕30日线及60日线震荡运行,短期的快速回调不改中长期上涨的趋势,325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大盘回落的空间有限。
内外因共振致连日调整
截至4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78%,跌破3400点报3275.41点;科创50指数跌1.83%,报1096.38点;深证成指跌1.17%,报11317.01点;创业板指跌1.71%,报2301.24点。
盘面上看,三大股指早盘集体低开低走,虽然一度反弹,但午后两市跌幅扩大,创指更是逼近年内新低。板块方面,半导体领跌两市,旅游出行、酒店餐饮等板块同样跌幅突出。
对于市场的较大幅度调整,市场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内因包括经济面、业绩面、交易面、情绪面等扰动。外因则是加息预期升温和相关风险事件的扰动。
具体而言,经济面上,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6%。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虽然超市场预期,但4月以来高频经济跟踪数据,如建筑钢材成交量、上游开工率等,环比3月小幅下行,表明经济修复斜率边际放缓。”万家基金报告指出。
业绩面上,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进入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披露的最后一周,一些公司的“业绩雷”将被揭示,叠加五一临近,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点部分机构是会进行一些比较谨慎的操作。
“交易层面,前期累计涨幅较大、成交过热的主题出现轮动调整,是市场运行的内在需求。近期,市场的分化行情确实演绎得较为突出。”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中信证券研报便指出,市场较大幅度震荡来源于极致博弈后的部分投资者心态失衡,行情极致分化下,部分投资者心态失衡,过度聚焦于短期博弈。
海外方面,相关风险事件对A股的半导体等板块,带来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胀压力下,欧美加息预期的升温。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且通胀依然维持高位,5月欧美大概率进一步加息,并且未来加息预期或进一步回升。”万家基金表示。
技术面大盘存在较强反弹要求
临近业绩披露尾声和五一假期,多方扰动因素交织下,市场行情接下来将如何演绎呢?
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短线建议投资者继续以观望为主,不过在政策面有望迎来积极信号、业绩面不确定性减少等情况下,市场接下来仍有结构性行情。
“随着4月底的临近,业绩利空因素的扰动力度将越来越弱,市场将逐步迎来‘利空出尽’、风险偏好提升的5月。”方正证券进一步指出,“技术面上,大盘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反弹要求。短期的快速回调不改中长期上涨的趋势,3250点附近有较强支撑,大盘回落的空间有限。”
方正证券分析称,4月24日大盘低开低走,尾盘收复部分失地,以此低点收盘并呈价跌量缩的态势。30日线及60日线失守,短期均线空头排列,中长期均线继续多头排列,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日线MACD指标的死叉,短线盘中难立即走高,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卖,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有望走出盘中反弹走势。
“短线大盘将围绕30日线及60日线震荡运行,若后续两个交易日能够收复60日线,则大盘有望走出反弹走势,若未能收复,则大盘短线有走弱的风险,但无论大盘如何运行,大盘运行的趋势没有改变,中长期均线多头排列的态势依旧存在。”方正证券分析称。
另一位券商投顾指出,周一A股缩量下跌,大盘四连阴后反弹已经一触即发,后续关注沪指能否在3日内迅速收复60日均线并进一步反抽20日线。
配置方面,前述券商投顾建议持有低位蓄势蓝筹品种的可以继续持有、耐心等待多头反击出现,而高位业绩不确定的题材品种追高仍要小心踩到业绩地雷,节前只低吸不追高。
对于当前的热门主题,兴业证券4月24日最新报告认为,当“数字经济”阶段性过热、进入震荡调整时,板块往往呈现内部轮动加速的特征,而非系统性的下跌。究其原因,在于“数字经济”是多逻辑叠加的板块,既有产业趋势的推动,又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持,同时本身又是一个市值占比接近20%的庞大产业链条。因此,“数字经济”很难出现深度调整,而是在轮动中蓄力前行。